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全國66萬人預立器官捐贈意願,中華職棒「恰恰」彭政閔任宣導大使 器捐者100個心願,全國首度搭建捐贈者與受贈者生命連結橋樑

619日為我國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向十週年!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以下簡稱器捐病主中心)發表臺灣十年來器官捐贈的成果趨勢,並推出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答願達願行動、預立器捐Donation Wi-Fi連線器官捐贈微電影「續」,以及「樂來願圓滿」器官捐贈紀念日十週年音樂會等活動。期望在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之際,也呼籲國人一起思考生命的價值與延續,共同投入支持器捐的行列。

截至今(114)年5月,我國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逾66萬人次。器官捐贈及移植者逐年提升,但每年仍有近萬名患者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3.3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失去生命。職棒名人彭政閔、藝人陶晶瑩響應器官捐贈紀念日十週年活動,邀請全國器捐受贈者響應「器捐者100個心願」答願達願行動,一起以新的觀點,重新看待善終與器捐的價值,傳遞器捐助人的社會善意!呼籲認同器捐的朋友不要沉默,一起參與Donation Wi-Fi連線行動,以健保卡卡號驗證上網即可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許下器捐助人的願望! 

臺灣器官移植具世界級醫療水準,十年器捐移植受贈突破萬人

灣器官移植具有世界級的醫療水準,器官移植3年存活率約70%至93%,5年存活率亦達5成以上,與歐美各國並駕齊驅根據器捐病主中心統計,104年至1145月底,十年來國內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突破萬人(10,171人),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因此重獲新生。器捐近兩年受贈人數共2,165人(112年、113年),相較於104年、105年的1,642人,成長約30%

臺灣擁有器官移植的先進醫療,但與全球各國一樣面臨器官來源不足的問題。截至今年5月,全國仍有超過一萬人等待器官移植,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78.5%)、眼角膜(8.8%)及肝臟(7.9%)。患者需求殷切,仍有待社會響應器捐,器官移植的救人之術能善盡發揮

健保卡線上器捐同意簽署倍數成長,彭政閔呼籲預立器捐Donation Wi-Fi連線

近十年灣簽署器捐同意書的人數累計約37萬人,其中30-59歲佔比約66%,年齡分佈的前三名,以40-49歲最高(9.3萬人)30-39歲為次(7.6萬人)50-59歲居第三位(7.5萬人)為提供國人響應器官捐贈的便利管道,衛生福利部自1134月起,新增以健保卡「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意願」管道。而預立器捐意願線上簽署人數由1,254人(1124月至1133)增長為7,8971134月至1143月),大幅成長接近七倍!

被世界棒壘球聯盟尊崇為「中職先生」的恰恰彭政閔,也是預立器捐者其中一員。因復健出入醫院,輾轉接觸器捐資訊,彭政閔於九年前即簽署器捐同意書。如今預立器官的管道更為便利,呼籲國人善用健保卡註記器捐意願,上網Donation Wi-Fi,即可簽署器捐同意書。有感於家人的支持奉獻,成就他的職棒生涯,彭政閔相信器捐的推動,也需要家庭的支持與理解。他鼓勵民眾與家人一起了解器捐,一起支持器捐利己、利他的大愛精神。

陶晶瑩學習器捐者與家屬延續生命價值觀,「生命接力100個心願」搭建生命延續連結的橋樑

臺灣雖是亞洲器官捐贈比率較高的國家,但傳統觀念仍影響器官捐贈風氣的發展。藝人陶晶瑩獻聲器官捐贈紀念日十週年音樂會,呼籲響應器捐者的無私精神,一起學習家屬成就生命價值延續的積極價值觀熱愛家庭的她,了解器捐付諸行動時,家屬的割捨抉擇正是成就器捐助人的關鍵。器捐家屬支持器官不隨軀體消失,為他人延續生命的善念與價值觀,既成就大愛也實現對家人的愛。

為了讓器捐受贈者體現生命延續,同時感念捐贈者的價值觀,延續捐贈者的無私精神。器捐病主中心推動「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為國人首度搭建器捐者與受贈者更深刻連結的橋樑熱愛自然生態的陳仰聖先生45歲驟逝,捐出大體器官心臟、肝臟、腎臟及眼角膜遺愛人間。器捐受贈者翁如鴻、林文賢、朱清芝追隨他守護自然生態的職志與心願,投身環境志工。台塑楊梅有機生態農場則保存、展示其家屬捐贈的昆蟲標本,持續他推動生態環境教育的努力。22歲因車禍過世的器捐者陳庭蕙,當年就讀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熱心善良的她以成為白衣天使為職志。器捐受贈者黃錦梅擔任醫院志工,期望藉此延續她熱心助人、服務病患的心願。

器捐病主中心邀請全國器捐移植受贈者響應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一起以具體行動,活出新生力量與捐贈者的價值觀。鼓勵更多人了解器官捐贈,重新思考器捐延續生命的意義,讓器捐的社會善意循環,生生不息。